预糊化淀粉含义编辑本段淀粉的糊化原理
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(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同,一般60~80℃)在水中溶胀、分裂、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作用称为糊化作用。糊化作用的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(晶质与非晶质)态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开,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。
1 糊化作用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
(1)可逆吸水阶段,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,体积略有膨胀,此时冷却干燥,颗粒可以复原,双折射现象不变;
(2)不可逆吸水阶段,随着温度升高,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,不可逆地大量吸水,双折射现象逐渐模糊以至消失,亦称结晶“溶解”, 淀粉粒胀至原始体积的50~100倍;
(3)淀粉粒最后解体,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。
糊化后的淀粉又称为α-化淀粉。将新鲜制备的糊化淀粉浆脱水干燥,可得易分散于凉水的无定形粉末,即“可溶性α-淀粉”。
2 淀粉糊化作用的测定方法:
有光学显微镜法,电子显微镜法,光传播法,粘度测定法,溶胀和溶解度的测定,酶的分析,核磁共振,激光光散射法等。工业上常用粘度测定法,溶胀和溶解度的测定
编辑本段预糊化淀粉的成分
淀粉液化生成糊精。构成淀粉和糊精的单元都是葡萄糖,但是淀粉含有葡萄糖单元的数目比糊精要多,淀粉糊化实际上是淀粉的不完全水解(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,麦芽糖也是淀粉的不完水解产物,但麦芽糖只含两个葡萄糖单元,比糊精含有的葡萄糖单元要少)。淀粉遇碘显蓝色,而糊精遇碘显红色,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均不显色。
|